上星期的金馬影展套票首賣,創下了一天半3000組套票就賣光的紀錄,看到影迷們瘋狂的排隊搶購
,當年輕的臉孔越來越多,像我一樣看很多年影展的老人似乎已漸漸跟不上這種風潮的腳步,花如
此長的時間排隊,好像變成了在追求一種時尚與流行。我不得不承認,這幾年台北電影節與金馬國
際影展在行銷、選片、形象的經營上,很抓得住觀眾的口味,確實讓許多以往不看影展的人以及更
多的年輕學生加入了影展的行列,這的確是可喜可賀的事情,但如果對觀看者而言,他只是一種風
潮與時尚,只是因為去做這個可以代表些什麼,那老影迷們似乎怎麼樣也比不上這些新生力軍的衝
勁了。

昨天中午金馬開始劃位,因為劃位的地方在我家附近,而且我想我家這邊的點比較偏遠,應該人不
多吧,所以我12點才出門,想不到一到現場,就看到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我就也跟著排了,然後
有人跟我說要拿號碼牌,結果我去拿的時候,他竟然已經給我四十幾號的牌子,那時候才12:10。
接著我看到拿一號牌子的人,正在劃他的五十幾張票,我看到快昏倒,於是到了十二點半,一號才
劃完。想想如果我前面的人每個人都劃那麼多,那我可能要等到天黑吧。當下馬上就覺得傻眼,只
想趕快逃離現場,實在是太誇張了。記得前幾年劃位,我晚一點去劃,排一下就可以了,根本不用
這樣把大家搞得累的半死,也許也更造成了整個影展的歡迎程度超乎想像。

因為不甘心這樣被打敗,於是我趕快看了一下端點,找交通不方便的點去劃位,一到那裡,果然人
少多了,可以拿到十幾號的牌子,但是我去的時候也才剛劃完二號,因為前面的人依然有人一口氣
劃了五十幾張。慢慢的,我看著別人在劃位,越來越多的場次都接近賣完,像是以極快的速度在玩
填字遊戲,空格以飛梭的速度在填滿,簡直誇張到不行。我的號碼是13號,等我劃位時已經是兩點
,那可想而知,我原來排的那個地方,四十幾號要排到幾點呢?而且照這種情形,我實在不知道那
些晚一個星期可以買單場票券的人,還有多少場可以劃位?

也許我是個討厭排隊;討厭跟著別人趕流行的人,但今年的金馬卻給了我這種強烈的厭惡感。雖然
我還是排了隊,也劃位了位,但卻覺得不喜歡這樣的自己。當我聽到排隊的學生有人喊著「好緊張
,好緊張,都被劃完怎麼辦?」或是什麼「因為劃位,搞得自己很焦慮」。我當場就覺得為啥影展
要搞成這樣,這樣的品質和質感一點都不像電影節,而像是大拜拜。電影節應該是以推廣非主流電
影為主,讓觀眾看到許多少看和更多元的片,吸引更多人進入原本不熟悉的電影領域。我知道主辦
單位很用心,常會引進不容易看到的片子,但大家票搶成這樣,感覺真的很差,尤其對我們這種已
經看了很多年的影迷來說,就算要排隊,排一次就好吧。套票要排,劃位也要排,沒買到就都不用
排,這樣的電影節,比起以前金馬影展給人的感覺,也許同樣的排隊,感覺真的差太多了。

我不知道金馬影展的單位能不能體會像我這種影迷的心聲,我相信絕不會只有我有這種感覺,我很
希望主辦單位明年能想點辦法,如果這樣一直往商業的宣傳和手段方向,前進整個影展的調性就要
變了,也許慢慢的會有一些影迷離開金馬影展,這真的是主辦單位樂意見到的嗎?而且話說回來,
現在國內大大小小影展那麼多,如果一個電影節沒有維持自己的質感,其實觀眾有更多的選擇。像
我就覺得台北電影節的不劃位做法蠻好的,賣票速度快,想看的人也一定有機會看到,放映的地方
座位多,雖然不是真的電影院的規格,但卻十足達到推廣電影的功能,而且老實說也不一定要有套
票吧。並不是要金馬影展學台北電影節,我想對許多影迷來說,金馬影展已經二十多年,在台灣的
影展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但也因為如此,讓我們有更多的期許,也希望能繼續維持他的風格與質
感,不然真的很難過。

一樣是影展,不得不提最近一個相當精彩的影展「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他的精彩程度絕不會
比金馬影展差,而且是雙年展,更為難得。但這個影展比起金馬影展卻鮮得冷清許多,特別今年又
移到台中去辦,我實在很擔心觀眾多不多,可是雙年展每兩年才一次,其實有更充裕的時間邀精彩
的片子,一部片只要30元,就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精彩又難得一見不可能上院線的紀錄片,我不
知道這樣的機會,真正愛看電影的人能不去把握嗎?即使在台中,雖然覺得不方便多了,但想想以
前影展在台北,別人還不是都從台中來,對我來說,絕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對比起金馬影展和紀錄
片雙年展,有種極強烈的矛盾,我開始疑惑來觀賞各種影展的影迷到底是為何而來?電影節真正的
價值到底在那裡?

最近的一些國片,如奇蹟的夏天、醫生、盛夏光年等都賣得很好,對於關切國內電影圈發展的我們
來說,是非常高興的。台灣現在一年的影展越來越多,已經不像以前只有指標性的影展可以看,光
點辦的國民影展也都相當精彩,真善美與長春仍然堅持自己播放藝術電影。可是每當我去真善美與
長春戲院看片時,為何觀眾仍是那麼少?如果電影節的觀眾可以那麼多,那電影節結束後,這些觀
眾去那裡了?他們不會因為電影節的啟發,而慢慢會開始選擇非主流片看嗎?難道有許多人一年就
只靠電影節看幾部好萊鎢之外的片?如果電影節是要培養推廣更多看不同電影的人群,那平常這些
觀影的人口在那?總統與真善美當初也不會面臨關門的命運,當然設備不好是原因,但真正的原因
絕不是因為設備的問題。

我們多希望電影節可以辦得更好,推廣電影並培養更多元的觀影族群,但我們絕不希望他只是變成
一種風潮和流行,每年只到固定某些時刻,這些人才會回來。我們多希望這些人平常就可以走進真
善美、長春、光點看電影,相信這才是我們要做的,也才是電影節最大的使命。尤其我們對於像台
北電影節或金馬影展這樣的大影展有更多的期許,雖然慢慢的,覺得國內看非主流電影的人越來越
多,但以影展人數和平常非主流電影的票房相比,其實比例還是相差太大。當我看到今年金馬影展
搶票搶成如此瘋狂,或許表面上看起來觀影人口和影展都相當成功,但我們是不是應該開始想著電
影節的目地為何?影展最重要的影響應該是什麼?影迷對影展有什麼期許?影展本身對於自己的使
命感在那裡?我們覺得影展其實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可以跟著時代變化,有著流行或時尚的
外衣或色彩,但真正的初衷和靈魂絕對不能變,否則當有些長期支持影展的人開始默默離開影展,
那一切都來不及了。最後,繼搶救真善美戲院的活動後,我仍要灑狗血的說一句「台灣電影加油」
「所有國內的影展加油」「所有愛看電影的影迷加油」。

PS:另外我要謝謝昨天我去米卡多劇團排隊劃位,陪我聊天的那位陌生女孩鄭嵐X小姐,不然要我等那
麼久,我一定會無聊死,特別是妳提到妳打電話提醒劃位人,要準備墨水和紙張的事,真是太可愛
了,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有趣極了。你的許多想法和見解都很棒,雖然來不及說再見,但還是謝謝妳,
讓我在排隊的無聊與氣憤中,愉快許多。

年過三十的金馬八年影迷 Since 199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