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池上,並非只是去一些知名的景點伯朗大道,天堂之路,除此之外,在池上小小的街上,也越來越有一些趣味可以找尋,池上的社區凝聚力夠強,許多台東的鄉鎮人口都還在外移,但池上卻多了返鄉的人。
目前已經成為不少人來池上一定會造訪的福原打鐵工坊,就是其中一間,本來因為關門荒廢,關起製鐵爐灶的傳統工坊,後來卻因為池上的日漸繁榮,池上福原的社區高凝聚力,又重新開啟這個已經在台灣快要消失的傳統工藝大門。
老闆鄭銘昇已經是打鐵鋪第三代,打鐵鋪已一甲子,從小就和父親打鐵,後來因為產業蕭條,沒有人會買手工打的刀子,只能走向關門一途,他去開了五金行,但生意也不好,幾年前,終於又回到了池上,找回他的初衷。
他跟我說了金門菜刀為何有名的例子,是因為刀子裡夾了金門炮彈,這也是福原打鐵工坊的打鐵技巧,手工刀子因為必須要人力反覆敲打,再加上夾上了鋼彈,密度相對高上了許多。我看著他頂著一千多度的高溫,反覆地將刀子拿起來拍打,千錘百鍊,揮汗如雨,那份專注力與耐力所打出來的刀子,怎麼可能不鋒利不好用,那可是用多少汗水所換來的成品,每天的工作極耗體力,一天下來,大概都只能完成一兩件而已。
我看著牆上滿滿的訂單,就知道現在福原打鐵工坊有多受歡迎,問着師傅,這份技藝要找人傳承下去嗎?他說著,不要了啦,做這個太辛苦了,我們做完就不要做了。
聽了雖然可惜,但只要你來到池上,別忘了去親身感受一下,古老打出削鐵如泥的刀劍時所用的傳統技藝是什麼回事?師傅很親切,你問什麼他都會回答你,像我就是本來只是在外面看,但被他的熱情叫進去聊天的。
當然也別忘了帶把好的刀子回去用用,可以用上一輩子的好刀子,怎麼想都好值得。
我買了一把菜刀回去用,真是廚房的好幫手,切起來好順手。
在福原打鐵工坊對面就是池上很有特色的阿婆婆米食創意料理,相當有特色,也很值得試試。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finance/20140215/35641712/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福原村中山路194-1號(每周二休)
阿婆婆米食
http://tsaiapei.pixnet.net/blog/post/29535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