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安寺枯山水-1

寂靜。京都。台東

京都枯山水。利吉惡地-侘寂的世界

日本文化中,有一種極致的美學,叫做wabi-sabi ,翻成中文為侘寂,這種美所追求的並不是華麗絢麗的美,而是一種最簡單空無的境界,在這些簡樸與空無中,去發現內在生命的美,這樣的美學衍生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之後的茶道文化,與日本平安時代以來所追求的華麗美學全然不同。在日本現今各種不同層面的藝術與文化中,侘寂的表現,往往都象徵著最具內涵也最深的美。

京都寺院裡的日式庭院,也有一種展現了這樣侘寂之美的設計,這樣的庭院設計被稱之為枯山水,不過這其實是一位外國人取的名字,後來才被廣泛地運用。有不少人都比喻,枯山水其實是日式世界裡的詩,這樣的庭院設計,僅以石,沙,苔構成,大量白色的沙子夠成了一大片留白的空間,幾顆石頭座落在白沙海中,就這樣以極少的色彩與元素,構成了一種無法言喻的世界,這有點像是中國的水墨畫,以大量的留白呈現出天地萬物的美。有人說枯山水僧人冥想的空間,現在有更多的旅人來到這些庭院,也為了追求面對空無冥想的境界,然而真的有那樣容易嗎?又有那麼困難嗎?

大德寺枯山水
大德寺枯山水

我第一次看到枯山水的設計,是在也以枯山水著名的大德寺,那是在盛夏,京都的酷暑把我搞得浮躁不堪,看到枯山水時,也很難馬上平靜下來,但是眼前那只有灰白色彩的枯山水,卻有一種把東西全部消去的力量,我汗流浹背的坐在緣廊下,望著白沙形成的海,石頭化為的大山,我不知道那些山或海裡,有什麼東西存在,但風開始吹了過來,我在溽暑中,得到了片刻的心靜與涼意,其實我並不懂什麼枯山水,但從那一次的經驗後,我知道了那個看似空無的世界裡,隱藏了我們所不知道的力量,後來再去了枯山水最出名的龍安寺,望著那裡著名的枯山水十五顆石頭,說也奇怪,就再也沒有在大德寺的感覺了,似乎就看心有沒有辦法靠近。

龍安寺枯山水

龍安寺枯山水

東福寺枯山水
東福寺枯山水

枯山水其實講究的是一種以最簡單的東西去想像去凝視自然萬物的美,追求的是能與自然之心更靠近,台東到處都是能與自然親近的地方,枯山水的庭院設計,就讓人聯想起台東的利吉惡地這個特殊地形,此地形因為海岸山脈的形成,土壤環境以及氣侯與河流的沖刷,造成了枯寂寸草不生的地形,非常的壯觀,我覺得充滿了魔幻感。從利吉大橋望著惡地地形,看著惡地的山形上佈滿了無數深峻的溝谷,想著幾萬年來,因為地殼的變動與擠壓造就了眼前的海岸山脈與利吉層的地形,是從多麼微小的狀態才變成了眼前這片宛如月世界的景象,這是真實的枯寂,是大自然千錘百鍊出來的作品,不是人工製造出來的,看似沒有生命力的模樣,也更隱藏了巨大的生命力。

利吉惡地

千百年來留下的惡地溝壑

我不知道許多看枯山水的人,心裡都在想什麼,藉著空無的石與沙,遙想著何種境地,內在又凝視了什麼。但是看著惡地地形,原本枯寂荒涼的土壤上,慢慢長出了一點一點的綠草,那是經過了多少歲月,這些貧瘠不堪的土壤,才得以長出植物,生命的狀態隨著天地萬物而改變着,這些歲月承載了多少大地的變化,我們的生命跟這些歲月比起來,似乎只像是惡地上的一條深溝罷了。

利吉惡地宛如月世界的奇特景象2

卑南溪在利吉惡地不斷地流動

很難說是不是因為有著枯寂的存在,才能讓人更凝視着眼睛所看不到的事物,描繪出內在的風景?日本的侘寂美學,藉由最純粹的空無,讓人沈靜下來,才能去檢視自我的存在,然而內在的風景到底又是什麼呢?我們又可以多接近那個世界?看著自然萬物的存在,利吉惡地與枯山水,他們的存在都代表著人對天地與心靈的描繪與渴望,這些一沙一世界的境界,或許也是我們一生都在追求的課題。

大德寺:京都市北区紫野大徳寺町53(京都巴士一日券的範圍內)
龍安寺:京都市右京区龍安寺御陵下町13(京都巴士一日券的範圍內)
東福寺: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本町15-778
利吉惡地:台東縣卑南鄉利吉村,可從台東火車站往富源及利吉方向前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