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台灣親子漫遊書在時間隙縫裡的親子旅行>
南投草屯是南投縣開發極早的地方,在清朝時就已有草鞋墩之稱,當時草屯位於交通要道,做為出入南投的重要門戶,也成為許多開墾者、挑夫、商人換新舊草鞋的地方,因而有了草鞋墩的名稱,草屯一名更改於日治大正年間。
因此如果說草屯有百年國小,一點也不令人意外,草屯國小的最前身是1900年的「草鞋墩公學校」,1904年於現在的位置建設新校,後來一直更名,直到國民黨來台後,更名為「南投縣草屯國民學校」,並被指定為南投縣學校行政示範國民學校,1968年,才改成現在所看到的草屯國小。
草屯國小位於草屯市區的小圓環附近,如今從外觀已感覺不出來是百年老校,新穎的校舍建築從外觀看起來就像是高級住宅區,絲毫不會聯想到這已經是間歷史悠久的學校。
不過走進學校感覺就不同了,一進校園,就會看到一座看起來相當精緻的紀念碑,那是草屯國民學校創立五十年紀念碑,看一下時間,那是民國39年所建立的,令人相當訝異,在那個時候就建了這樣一座看起來繁複細緻的紀念碑。
建校百年紀念
操場與舊校舍
走進校園,校園的範圍非常大,新的建築是最靠外側的,一走到操場,一定就會看到已經是草屯國小最重要的精神象徵,草屯國小大禮堂,這讓人聯想起了草屯新庄國小的那一座大禮堂,不過草屯國小的大禮堂成立更早。
草屯國民小學禮堂建於1920年,1964年再依循舊有建築,增建室內舞台空間,成為現在的模樣,目前禮堂左側空地的國父紀念碑位置,原為日治時期神社建築的鳥居所在,為當時日本人每天早上升旗之地。
這棟不知看盡多少子弟和學生過的大禮堂,雖然經過921大地震損壞,但並未因此而毀壞,經過了整修後,雖然少了一點斑駁的時光味,但這座大禮堂就像是草屯國小的靈魂一般,仍屹立不搖的守護著這百年老校,大禮堂至今仍在使用。
走到草屯國小舊棟校舍,一旁還可以見到已經荒廢的矮小校園建築,看起來很像是以前的國小入口,可惜沒有任何標示。
應該也近百年的老樹
離開草屯國小,我想著那座大禮堂,曾經有多少學生在他身上出入,曾經有多少學生在這裡集會過,時間不斷地走,有生命的建築物,就是能見證時間的生命體。
玉峰里玉屏路210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