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旅行好書推薦:在時間隙縫裡的親子旅行
我們一家人的親子旅行軌跡,一向是跟隨著交通工具而發生的,其中有一條軌跡,我們已經繞行了很多次,可以一次坐到相當多種火車,當初也是因為愛車子的洋,才找出了這一條路線規劃,可以大大的滿足愛火車的男孩。
我們總是從家裡出發,先搭上一台公車前往離家最近的南港火車站,一到火車站,洋就知道要坐車,所以總是很開心。
由於都是在假日才能做這樣的小旅行,周休二日往宜蘭的車子總是很可怕,人潮總是要將往宜蘭的電聯車擠爆,我每次都不懂,台鐵明知道假日往宜蘭的火車人滿為患,為何假日往宜蘭的火車都不加開班次或加掛車廂,有如此反應遲鈍又不畏民著想服務的國家鐵路管理單位,真是台灣旅遊一直無法進步的最大障礙。
所以如果是早晨出發,我們就會搭班次相較往宜蘭的火車多很多往基隆的電聯車,平日基隆來往台北的上班族不少,所以車次很多,到了假日,就變得沒甚麼人,顯得空蕩蕩,乘坐起來很舒服。
西部的電聯車不是阿福號就是微笑號,都是洋很喜歡的車種,所以總很愉快的搭車往基隆。
我喜歡看著洋看著車窗外的風景。
到了基隆站,就在海港旁邊,不過洋每次一出火車站,就直奔公車總站,因為那裏有她喜愛的公車,就是往海科館的基隆客運111,大概是因為是藍色車子吧。
前往海科館,雖然我們都沒有進去海科館過,但是戶外的廣場就已經夠他跑了。
海科館
海科館旁就是一個小漁港,那裏傍晚很舒服。
從海科館就可以搭深澳線,雖然這是很短的一條線,但因為是不同的火車,洋還是喜歡,希望有一天台鐵可以真正恢復深澳線的全線呀。
深澳線海科館站
深澳線其實只有短短不到十分鐘
深澳線的另一端終點是瑞芳,因為我們是反方向坐,所以到了瑞芳,雖然人很多,但大多是要去平溪和九份的,我們沒有人擠人,很悠閒。
然後我們先去了後站的瑞芳老街,這裡有一些老時光可以探索,另外可以去吃頗有名的老店保雲芋圓,這間已經八十年的老店,據說是芋圓的發源地。
甜不辣、嫩仙草和芋圓是他的特產,生意很好。
在瑞芳老街晃蕩的人潮並不多,瑞芳老街也不大,還可以見到舊輕軌的鐵道。
簡單的晃蕩完瑞芳老街。
洋還是只想要搭車,從瑞芳要回台北的車子很多,我們大多會隨意坐,但是不會直接坐回我們出發的南港站。
我們總是先坐到八堵站,然後再等下一班從基隆回到南港的電聯車。
我們這一連串的換車之旅也到了尾聲,其實這樣的行程,大概是半日的行程,不過可以坐到很多不同的火車和路線,從舊的電聯車、阿福號、微笑號、深澳線、有時還會坐到自強號、基隆的公車等,非常滿足像洋這樣對交通工具迷戀的孩子,也很輕鬆無負擔,也是我們家常常進行的經典小旅行。
公車->南港火車站->往基隆的電車->基隆公車->海科館->深澳線->瑞芳->往八堵的火車->阿福號或微笑號->南港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