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888.JPG IMG_8888.JPG](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lifepoem/1444374014-1278425817.jpg)
在河合隼雄, 松居直, 柳田邦男三人合著的談繪本的專書-繪本之力中,裡面談論的評論家與作家柳田邦男曾說過他與繪本相遇個故事。57歲的那一年,他的25歲次子自殺了,對他來說,瞬間世界陷入黑暗,他開始疑惑生命到底是甚麼?就在他每天哀痛又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時,某一日,他無意間走進了書店,在書店遇見了繪本,彷彿就好像是他的次子用繪本召換了他,他打開宮澤賢治的童話繪本《風之又三郎》,在那一剎那,開始有微風吹進了他黑暗的內心,他獲得了重生。從此,他把看繪本當成了是人生最重要的事,與許多美好的繪本相遇,也再與許多美好的生命再次相遇。
這是我聽過最美最有療癒性與繪本相遇的故事。我與繪本的相遇沒有那麼有故事性和療癒性,但卻和緣分仍脫不了關係。十多年前,在還未當國小老師前,我和幾位朋友因為要考教甄,組了一個小小的讀書會,除了討論考試的事,最令人愉快的事就是我們每次都會討論一些繪本還有如何把繪本應用在教學上的事。
後來,幸運地考上國小老師,不喜愛考試的我卻想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研究所來進修,一個朋友跟我推薦了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朋友說她很想去念,叫我陪她一起去考,當時台東大學兒文所是相當熱門相當搶手的研究所,結果好笑的是,沒甚麼準備的我考上了,而一開始邀約我去考的朋友卻落榜了,我一個人踏上了台東的念書旅途,從此與台東還有童書也結下了解不開的緣分了。
在未念兒文所之前,我最喜愛看的是小說,開始念兒文所之後,少年小說、童話、童詩、圖畫書等類型開始大量的堆疊在我們的眼前,然而最吸引我的正是繪本,我記得以前在念兒文所時,上課的地方就是一個圖書室,裡面有滿滿的繪本,很少去圖書館的繪本區的我,第一次看到有那麼多繪本,後來只要一下課或是中午午休或等下午的課時,我就會脫掉鞋子,拿著一本本繪本,躺在那個圖書室的榻榻米上看書,有時還太累了,所幸就直接躺在榻榻米上睡著了。
到了研三時,系上來了一位研究圖畫書的郭老師,也多了圖畫書和繪本這堂課可以選修,愛繪本的我們理所當然的選修了她的課,其實她的課並不輕鬆,作業也不少,但是這堂課老實說卻是念研究所這些年修了那麼多堂課中,我最喜愛的其中一堂課,我覺得在郭老師的帶領之下,我們不再只是會看皮毛的繪本讀者,而可以更進入了那個如夢似幻的世界。我記得有一次上課,外面天氣非常熱,研究室裡冷氣開得特強,是上郭老師的課,我看著外面樹的影子,突然想到了一個故事,在10分鐘之內,把那個故事寫完,後來回去之後,又笨拙想到幫故事畫點東西,然後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本繪本,一個很迷你的黑白故事,我還把它做成了手工小書給郭老師看,後來有同學無意中看到我這個小繪本,竟也好喜歡,還問我可不可以幫她做一本。這個繪本我之後曾把他投去耕莘文學獎繪本類的比賽,甚至還得到了佳作。
那我是至今唯一一本繪本創作,但直到現在我仍很喜歡那個自己創作的繪本故事,然而更令我難忘的正是那個在上繪本課時突然的靈光乍現,我很難忘記那個炙熱上午在研究室裡的光景,還有我在講義上畫下寫下的草稿。
幾年後,我有了家庭和孩子,看繪本讀繪本,自然也成了我們陪伴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雖然我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還不容易去聽故事和了解故事。
雖然一直在當小學老師,但是因為職務還有在制式的教育體制下,很難把自己對圖畫書或繪本的喜愛,發揮在職場中。一直到今年,我有機會當了學校的閱讀老師,開始用故事和繪本餵養著孩子,在這之前,我從未講故事給那麼多孩子聽過,然而,當我開始和學生看起繪本讀起繪本之後,那些我曾經只是聽過的那道光開始一道道的出現在我的眼前,他們從一個個孩子的眼神中散發出來,我覺得好像在做夢一樣,我以為我在用故事餵養著他們,卻發現自己才是那個被餵養的人。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那個失落的一角,但與繪本的相遇,卻在找尋過程中,豐富了我們的生命。
推薦的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