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台灣親子漫遊書在時間隙縫裡的親子旅行>
媽媽因為身體不舒服,沒有辦法和我們去萬華看看老松國小,所以我獨自帶著洋出發。為何要去老松國小呢?第一是因為他是百年老校,第二是他曾經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小學喔,所以我特地問洋要不要去老松國小,能坐車去萬華,他當然是開心的。
老松國小的前身是「艋舺公學校」,創立早已超過一百年,是台灣最早的公學校之一,民國55年時,全校計158班,學生數達11,110人,創班級數和學生數全球最高紀錄(不過後來的後埔和秀朗國小都超越了這個紀錄),戰後嬰兒潮的人口好驚人。
要去老松國小前,我帶洋先去了剝皮寮,剝皮寮是萬華地區最重要的時代紀痕之一,經過了有效的維護與保留,現在成了很多人來萬華必訪的景點之一,現在是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的所在,整個區域看起來處處迷人。
剝皮寮是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據推估從聚落成形至今,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至於為何要叫剝皮寮,聽起來有點恐怖,其實是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杉木,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
經過美麗的剝皮寮,隔壁就是老松國小了。
老松國小的圍牆是斑駁的紅磚牆,看起來也頗有歷史了,很有味道。
老松國小的校園是以建築物將操場包圍起來的模樣,水泥建築物不論是顏色或是形式,都古典優雅,特別是拱形的門窗形式,很有昭和時代的氛圍。
走在校園的走廊下,可以想像從前這裡超過萬人時的盛況,我看走在路上都會隨時撞到人吧。
洋看起來非常喜愛這座校園,跟我說。
爸爸,你覺得老松國小美不美?
一向喜愛現代化新東西的洋,也開始懂得欣賞這些老建築的美了嗎?是受到我的耳濡目染嗎?聽他這樣講,實在好感動。
他拿起相機,拍下了好幾張照片,說要給媽媽看。
國小內有一座四方溜滑梯,就是有四個方向可以溜下來的溜滑梯,是已經五十年的水泥滑梯,復古又聰明的設施,想想這座溜滑梯不知滑過多少孩子了。
臨走前,看到老松國小校舍旁的幾株山櫻花也盛開了,如今,老松國小已經從萬人大校,急速縮減成了僅有幾百人的小校,學生人口的興衰,也正見證了萬華區的興衰,不過我們很慶幸這座百年老校仍美麗的存在著,守護著來這裡學習的每個孩子,就和老松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