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671

在清水泰博的<意象京都>一書裡,寫到大德寺的高桐院是他最喜愛的寺院之一,大德寺是我也很喜歡的寺院,這裡塔頭超多,寺院極大,最有名的是大仙院和龍源院,如果沒有看到清水泰博的介紹,我真的不會走進高桐院。

這裡被清水泰博形容成是深邃的寺院,當你親自走一趟高桐院時,就會覺得深邃這兩個字的確非常合適這裡,從一走進寺院的範圍,曲折蜿蜒的步道設計開始,就能深刻的感受到建造此寺院的人特意打造的自然與空間之間的氣氛。

IMG_0657

IMG_0659

IMG_0660

IMG_0662

蒼鬱的竹林夾著往前的步道,盡頭是一座小山門,光是站在這個通道前面,就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宛如有一種魔力。

IMG_0667

IMG_0670

那深邃的力量,在夏天與秋天應該會到極致,夏天到訪,眼前的綠色深邃到了一種寂靜空靈的地步,還未進入寺院前,就不言可喻。

IMG_0671

IMG_0675

IMG_0677

借用這些通道與周圍自然景觀的設計,讓參拜者產生了一種難以經歷的感受。

IMG_0680

IMG_0682

IMG_0684

IMG_0685

清水泰博形容高桐院運用蜿蜒的空間創造出深邃的氣氛,人們會在其中以為走了很遠,甚至迷路的模糊感。

IMG_0686

IMG_0688

IMG_0689

IMG_0690

IMG_0695

在綿延不絕的空間裡欣賞風景,並帶著這個心情走進了寺院內部。

IMG_0701

IMG_0703

IMG_0704

IMG_0706

IMG_0707

IMG_0708

走進其中後,一開始會以為這是一個小寺院,眼前的空間與庭院都不大。

但內部的空間,同樣有著與外部空間一樣的空間體驗,蜿蜒的空間感模糊了身體的感官,當你在空間設計中還在游移時,眼前突然開闊了起來。

IMG_0710

IMG_0713

IMG_0718

IMG_0720

IMG_0724

像是在看著畫框理的圖畫一樣,我們藉由了塌塌米空間凝視庭院的位置,面對著一進到寺院裡就看到一張海報裡頭所見的那片極美的庭院。

IMG_0730

IMG_0732

IMG_0734

IMG_0736

雖然不是秋天到訪,但眼前整片的楓樹綠意盎然,很難不使人靜心,這裡的庭院楓樹不以數量多取勝。

在庭院裡的楓樹是以一種巧妙借景的方式,巧妙地被安排在庭園不同的位置,我坐在塌塌米的座席上,凝視着眼前的庭院,看著一片樹葉落下來,想起了千利休關於美的故事。

IMG_0738

IMG_0739

IMG_0740

高桐院其實也是戰國名將利休七哲之一的細川忠興與其妻的墓石所在,墓石前面還有一座千利休心中認為最完美的一座石燈籠。

待在高桐院的時間,幾乎沒有人,四周靜謐的像是另一個空間,還是這其實是我們本身內在的空間呢?

離開前,在塌塌米空間再回頭看了戶外的庭院,那個畫框似乎停留在某一個時間的角落裡了。

IMG_0747

IMG_0749

IMG_0750

IMG_0754

出了寺院,再走回原來迂迴的深邃通道裡,仍忍不住被眼前那無形的力量吸引着,那是京都夏日庭院之中最難以言喻的一種力量,沒有親自走一趟,親眼見到一次,無法形容那股深邃的力量。

IMG_0760

IMG_07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