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65646.jpg


聽說冬天沒有凍死的紋白蝶,到了春天會成為小黃碟。(橫山家之味--樹木希林)
 

近日,因為一些事情,我對於未來面對死亡這件事,自己的觀點更加清新了。
 

台灣人一向忌諱談死亡,對於死亡的態度較採逃避的方式,很多人忙碌了一生,拼命的賺錢,只希望到老了可以享福,子孫可以孝順你,甚至也希望可以有個隆重的葬禮,但可能到頭來,或許甚麼都沒有。

這兩天,我喜愛的演員樹木希林過世,她除了是我喜愛的演員,之前就看過她對生死的看法,深得我心。

我希望死了之後不要留下任何東西。不需要葬禮、也不用留下遺願。乾淨的結束就好。  

如果人死後會成為宇宙的灰塵,至少要變成一顆美麗且發亮著飛舞的塵埃。 那個,是我最後的慾望。

她的生死觀,與傳統日本對生死觀息息相關,日本是個被大自然包圍的國家與島嶼(與我們台灣一樣),而且自古天災就多,再加上神道教與佛教間的融合與共存。

無常,成了傳統日本人對於生死的態度。

生與死,與自然萬物是緊密合在一起的,是天地循環的一部分,無需害怕與恐懼。

前陣子,看了日劇"dele",裡面有一集,一位二十多歲的女孩,在生前為自己辦了告別式,請身邊重要的人來參加,她在現場聽著每一個朋友和她說著告別與感謝的話。

如果要等自己離開人世了,才進行告別式,那許多話語自己根本就聽不到,那又有甚麼意義嗎?

這也是我想做的事,我希望我也能訂一個自己還活著的時間點,在那一個時候,邀請自己身邊重要的人來參加自己的告別式。

死亡的時候,希望可以選擇我自己喜歡的樣子死亡。

京都的侘寂之美,是我面對死亡時,希望在周遭的樣子,無需有甚麼多餘的事物,簡樸的空間、生活、方式,在走到人生盡頭前,這是我的期望。

如果人死後會成為宇宙的灰塵,至少要變成一顆美麗且發亮著飛舞的塵埃。 那個,是我最後的慾望。

再回到樹木希林講的話,生命的美麗,在於享受每一個當下,無論那個當下是甚麼?

死亡並非終點,而是一種狀態而已, 我們走在一條往無的盡頭,唯一能做的,並非擁有甚麼?而是學會忘掉擁有什麼,只要擁有記憶就夠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樹木希林 生死哲學
    全站熱搜

    lifepoe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