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g 21 Sat 2010 21:53
夢遊中的寧靜民宿-富里低調自然民宿(圖多)
- Aug 09 Mon 2010 21:27
想念台東--教堂巡禮(2)方舟與卡片教堂

在東海岸教堂巡禮的第一集中,曾經因為海岸山脈的瑞士人一書,前往東海岸探訪瑞士神父所設計建築的美麗天主教堂,探訪了都蘭、小馬、都歷、八桑安等天主教堂,為著那迷人的氣質與那許多神父的故事所著迷及吸引(尋找海岸山脈的瑞士人)。然而在東海岸上,其實還有相當多具有特色、故事,甚至在海岸山脈的瑞士人一書都有提到的瑞士神父在那奉獻的動人故事。
不過要說到東海岸中具有特色又很吸引旅人的教堂,很多人都會去找尋位於長濱附近的兩座造型特殊的教堂,一個是位於樟原的船型教堂;一個是位於宜灣的卡片教堂,探訪那日,天空依舊灰濛濛的,東海岸下著細雨,但我們仍然因為發現了這兩座有趣的教堂而開心不已。
- Aug 02 Mon 2010 20:17
想念台東—長濱。光宿(圖多)
- Jul 23 Fri 2010 17:27
想念台東—藍色都蘭奏鳴曲

還記得第一次知道台東都蘭的名字時,還沒有去過都蘭,直到親眼看到了這個地方,才知道原來這是那麼美的地方。從此以後,每當回到台東,都蘭就成了我刻意走台11線的理由,還未看到都蘭出現時,那美麗的都蘭山就遠遠在那裡等候著我們,她在美麗的太平洋旁,優雅的看著無盡的藍,那迷人的氣質總令人望得出神,都蘭山和都蘭灣像是一對相依偎的戀人,在湛藍的太平洋見證下互訂終身。
傳說中,都蘭山是卑南族南王的聖山,是都蘭子民的祖先最早登陸與居住的地方。都蘭
山(Malatan)也是阿美族都蘭部落的聖山,也因此有無數的傳說,因為有了這座聖山,讓這裡的子民時時都像是被祖先守護著一般。都蘭山其實也是藍寶石的故鄉,曾經有許多淘金客來此做著寶藏夢,但如今這些過往也如浪花般消逝在時空裡。
- Jul 15 Thu 2010 14:59
想念台東-烏石鼻小漁港小旅行
- Jul 12 Mon 2010 21:26
想念台東─南橫之美(1)。天龍吊橋
- Jul 11 Sun 2010 21:32
尋找海岸山脈的瑞士人─都蘭、小馬、都歷、八桑安天主教堂

經朋友介紹,有緣閱讀「海岸山脈的瑞士人」一書,裡面紀錄著一群無種族無國藉隔閡擁有大愛的瑞士人在台灣東部奉獻的故事,他們一個個的故事都令人動容的也令人欽佩,更讓人相信每一個愛台東的人,不論你來自那裡,都一定有著動人的故事。
在五○年代,有一群人,跨過半個地球,不遠千里的從富裕的瑞士抵達貧脊偏僻的臺灣東部海岸山脈。當時還年輕的他們,離開了自己的家鄉,為了自己的信仰獻身,在景色迷人的台灣東海岸線上建立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等場所。一直到老,他們都在這片土地上奉獻自己,他們並不是不想念遠在歐洲的故鄉,書中提到,如果有機會遇見他們,他們一定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臺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而臺東縱谷更是臺灣最漂亮的所在。」
- Jun 19 Sat 2010 12:00
慢遊台東小鎮─關山鎮親水自行車道

從幾年前開始,還記得就是在國片「練習曲」聲名大噪之後,自行車環島就成了許多人完成台灣旅行的目標。即使你和我一樣都懷抱著總有一天會乘著腳踏板開始上路,但終究因為總總的理由仍未起程,自行車卻已成了我們許多人生活中的一部份,很多人都會選擇他來做為休閒活動。在台北,我常在上班時看到有上班族騎著單車,暢然快意的行駛在馬路上,無奈在我們城市中的自行車道規劃仍十分欠缺,總覺得在台北市騎自行車是非常危險的事。每當我看到這個景象,就想起了在台東關山騎單車的記憶,在那樣的環境與緩慢的時光中騎單車,似乎才真正算是一種大享受,彷彿魚兒回到大海中一般自在。
關山鎮是花東縱谷中相當值得停留的小鎮,他曾經被選為台灣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之一,雖然市區不大,但是在這幾年自行車風潮之前,這裡的親水自行車道就已相當有名氣,僅管現在台灣各地有已規劃出各具特色的自行車道,我仍認為關山自行車道所具備的那份特質,尤其是那份純樸緩慢,是其他地方無可取代的。
- Jun 13 Sun 2010 17:18
故鄉行走─高雄捷運藝術之美
- Jun 05 Sat 2010 09:20
想念台東─富士家庭日本料理
- May 29 Sat 2010 10:17
想念台東─海草健康手工麵
- May 22 Sat 2010 09:40
想念台東─老朋友杏容咖啡館
- May 09 Sun 2010 10:04
羅山美食-羅山村有機生態驛站
- Apr 25 Sun 2010 21:11
台東越界-富里羅山村

不知那一次看到電視上在報導花東縱谷上富里的羅山村,就覺得那裡是個很特別的地方,聽說也是個社區營造很成功的地方,村子裡的農作物都是採用有機農作,且在村子裡還規劃了許多讓人體驗農家生活的地方,而在這裡最有名的要算是泥火山和小有名氣的羅山瀑布,後來友人曾經帶著研究所老師去那裡玩了一天,聽他說老師玩得很開心,更興起我一直想去看的動機。
回去台東幾次,明明都有經過富里,但總是因為有事或時間的關係,與羅山村擦身而過,這次回台東,終於有時間可以專程去一次,按著指標很容易就找到羅山村的入口,村子的各個景點都可以從導覽的地圖一覽無遺,延著山路一直往山上就可以一路經過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點停下來,我們先去了泥火山的公園,不過看起來還真只像是一大灘會冒泡的爛泥巴,但前往看泥火山的路上,我們看到了很美麗的田園風景以及一大片金黃耀眼的油菜花田,真是美不勝收。
- Apr 14 Wed 2010 21:55
想念台東─藍色日出早餐店
- Apr 10 Sat 2010 21:11
想念台東─197縣道富源觀景台
- Apr 04 Sun 2010 17:21
想念台東-再訪月光小棧
- Mar 25 Thu 2010 21:34
想念台東─海濱公園圖像
- Mar 21 Sun 2010 12:23
想念台東─阿伯Peter Pizza
- Mar 17 Wed 2010 10:36
想念台東─神秘的海邊梯田

為了在東海岸找傅義修士的天主教堂群,無意間看到了一些在海邊的特別景象,以前從來沒發現過在海邊的農田,實在十分有趣,農地緊臨著太平洋,看著綠色的秧苗,背景配的卻是海潮聲,同時望過去,好像農田在海上一般感覺十分奇妙,心想海邊的土地並不適合生長作物,或許在這田地上,更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默契在發酵著吧!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朋友介紹我們去看看的,在台11線84K處左右,有一個部落叫做真柄部落,這裡有著奇妙的景致,其一是這裡有一大片一大片向海的梯田,雖然要說是梯田,並沒有擁有巨大落差的氣勢,但是在海岸山脈與太平洋間,有著這麼大片的梯形農地,景象也實在算是特別了;然而這裡更有趣的景象是在正要春耕的農地中,我們發現每一塊地都插滿了不知是競選什麼的候選人旗幟,以致也造成順著田地的地形,形成了一大片的選舉旗海,心想真是好笑,在這裡把台灣無所不在的政治影響力,表達的更淋漓盡致,也更加覺得好笑諷刺。
- Mar 11 Thu 2010 11:00
想念台東─宜興園民宿

我和其恩是在facebook的台東社團認識的,在facebook上,常常彼此分享台東的美好,後來才知道原來其恩家是開民宿的,在鹿野附近,每次回台東,其實我都是去住好友小青夫婦山上的小木屋,那裡的靜謐與美已不需要我多說,但這次回台東,因為認識其恩,因此特別想去他那捧場住住,後來和朋友碰到聊天,才知道其恩他們家開的宜興園民宿,在台東算是老字號的店了呀!
延著布農部落的指標,很快的就會找到宜興園,其恩的家人熱情的出來迎接我們,一進到其恩幫我們留的觀星套房,房間的寬敞和溫馨,就有點超乎我預期,若大的天文望遠鏡擺在窗前,彷彿真的可以隨時仰望星空一般,外面還有一個很大的觀星陽台,當天因為雲層很厚,本來以為看不到其恩說的滿天星斗,但在看完他們夜晚特別播放的舞台劇”人間條件”回房間後,我出陽台一看,那一顆顆的星斗已經陸陸續續的出現在星空舞台,雖然冬天的夜空無法看到浩瀚的銀河,但這星空仍是讓人滿足,只可惜太累沒時間聽呂大哥講解星空的故事。
- Mar 06 Sat 2010 22:35
生命旅程─懷胎十月
- Feb 27 Sat 2010 12:13
綠色台北:北投市立綠色圖書館

我喜歡看建築的書,對於綠色建築也一直很有興趣,一直夢想未來能在東部蓋上一間自己設計的綠建築。在還沒有實現這個夢想之前,其實在台北就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綠色建築,其中一座很有名的還是一座公共建築,因為他的特別,使他成為非常有名的地標,況且他還充滿著書卷的氣息,那就是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位於北投溫泉區的一部份,這樣充滿特色的建築,其實也為溫泉區更增添一份獨特的氣質。整棟建築是採用綠色建築的標準來設計,要通風、節能、不造成污染、使用自然光源、與自然共存等,因此建築物均是用木頭造成的,大量的氣窗散落在建築物本身,裡面的格局動線也和一般建築物不太相同,最吸收來這裡閱讀和參觀的人,應該要算是一大片面向綠意的大陽台,若大的陽台,你可以或坐或躺在這裡閱讀,微風徐徐,感覺真的很舒服。
- Feb 25 Thu 2010 16:24
想念台東─正海城千層餅
- Feb 21 Sun 2010 18:16
想念台東─池上伯朗大道

很多年前,一個伯朗咖啡的廣告,讓池上一條在田野間的道路聲名大噪。後來這條路就被稱為伯朗大道,但其實這條路,當你走訪過後,就會發現兩邊的田地確實有著特別的氣質,在田梗間,常可見到稻米達人的牌子,從稻米原鄉館往中央山脈望去,彷彿從中央山脈的峽谷間穿出的陽光就射在這條大道與兩旁一望無際的田野間,你才會真正了解為何池上的米會那麼有名了,那是上天思賜的禮物呀!
要到伯朗大道,只要找到池上萬安社區,看到牌子往裡面走就會找到了,如果騎自行車,這裡是不可錯過的景點呀!